2025年10月:Spam掃蕩後 M型化的三種勝利
10月台灣TOP 20新聞網站日均訪客僅微增4.08%,但隱藏著M型化的流量重分配。Google的垃圾內容更新促使流量轉向高品質與原創媒體,顯示出明顯的勝利模式差異。 歡迎來到10月號的《媒體潮汐誌》。這不是一篇關於增長的報告,這是一份關於「結算」的報告。 在我們深入探討10月數據之前,讓我們先回看一條已然浮現的「伏筆」,一場預言。若拉長時間軸,觀察 8 月至 10 月這三個月的趨勢,一場「大分化」早已醞釀。 10月號《媒體潮汐誌》報告指出,8月至10月的數據顯示行業出現明顯分化,強勢增長的媒體如BT和FTV大幅上升,而EBC等則持續下滑,與Google的垃圾內容更新密切相關。 正如上圖「8-10 月累積變動%」所示,贏家與輸家的命運早已註定: 強勢增長王: BT (+87.3%)、FTV (+59.8%)、Mirror (+31.3%)。 持續失血者: EBC (-23.4%)、CTwant (-21.2%)、CTI (-17.4%)。 這不是巧合。這條伏筆時間線,與 Google 於 8 月 26 日至 9 月 22 日執行的「August 2025 Spam Update」(垃圾內容更新)重疊一致。這場全球性「秩序掃蕩」,真正的衝擊波與結算在 10 月份「第一次段考」被完全檢視。 現在,讓我們聚焦10月。表面上,台灣 TOP 20 新聞網站的日均訪客總體市佔,僅獲得微幅的 +4.08% 增長。但這個小幅數字之下,是「M型化」大挪移。 本月的主題是:「Spam Update」結算,與三種截然不同的「勝利模式」。 《媒體潮汐誌》基於 SimilarWeb 10月份 TOP 20 媒體日均 UV 數據,很明顯可以看出,Google 的鐵拳砸下後,流量並沒有消失,而是分配給演算法認可的「高品質」與「原創」媒體。 一、總體趨勢:「M型化」格局加劇 10月數據顯示,媒體流量呈現M型化趨勢,龍頭級距增長停滯,而中段和後段媒體則顯著增長,反映出Google的Spam Update後,優質內容獲得更多流量。 正如「TOP 級距消長圖」所清晰顯示,四個級距的表現判若雲泥: TOP 1-5 (龍頭級距): 增長率 +0.34% TOP 6-10 (中段戰區): 增長率 +12.37% TOP 11-15 (中後段): 增長率 -1.12% TOP 16-20 (後段班): 增長..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