發表文章

與 Yahoo 分道揚鑣?!數據視角的利弊分析

圖片
Yahoo新聞在網路媒體中長期主導流量,但其共寄生關係逐漸顯露風險。依賴Yahoo可能削弱品牌價值與SEO競爭力,台灣新聞網站應考慮逐步脫離,以提升長期發展潛力。 在網路媒體生態中,Yahoo!新聞長期扮演著流量霸主的角色,與眾多新聞網站形成一種共寄生關係。然而,這種看似互利的模式正逐漸暴露出其潛在危機,從數據科學與 SEO(搜尋引擎優化)的角度審視時,繼續依賴 Yahoo 的風險已遠超其利益。剖析這種共寄生關係的運作機制,結合數據與案例分析,歸結出台灣新聞網站應逐步與 Yahoo 分道揚鑣的觀點,衡量其利弊得失,強調長期品牌價值與 SEO 競爭力的重要性。 一、共寄生關係的假象:流量背後的代價 台灣新聞網站與 Yahoo 奇摩的合作起源於流量與內容的互助。Yahoo 奇摩新聞憑藉其 94.2% 的觸及率(連續 8 年蟬聯《 數位新聞報告 》台灣網路媒體第一),成為新聞網站擴大曝光的捷徑。從《聯合報》到地方小眾媒體,許多網站將內容授權給 Yahoo,以換取導流點閱率與內容版權收入。Yahoo 則透過聚合這些內容,維持其一站式資訊平台的地位。然而,這種共寄生模式的本質更像是「寄生」,而非平等互利。 首先,Yahoo 並非純粹的被動聚合者。Yahoo 新聞已建立自己的編輯與記者團隊,重要版位(如首頁頭條)多由自製內容佔據。這意味著合作媒體的內容常被推至次要位置,流量分配的不透明性削弱了新聞網站的議價能力。更重要的是,Yahoo 在文章頁面下方「推薦閱讀」連結中加入 Nofollow 屬性。根據 Google 的官方定義,Nofollow 是一種 HTML 標籤,指示搜尋引擎「不追蹤該連結、不傳遞權重」,等於明確告訴 Google:「我不為這些內容背書。」這導致新聞網站無法從 Yahoo 的高流量中獲得 SEO 權重提升,長期合作反而成為「流量幻覺」。 二、數據揭示真相:Yahoo 衰退與 SEO 威脅 根據SimilarWeb數據,自2024年10月以來,Yahoo!新聞的每月活躍訪客數持續下降,顯示其流量霸主地位不再穩固,可能受到2024年12月Google核心更新的影響。 從數據的角度來看,Yahoo!新聞的吸引力正在下滑。根據 SimilarWeb 的統計,自 2024 年10月以來,Yahoo!新聞的每月活躍訪客數持續下降,以時間推斷應為 Google Dece...

流量暴跌還是逆襲?2025年3月核心更新完成

圖片
Wincher 顯示 Google SERP 每日波動率指數為「正常」,意即搜尋引擎排名的變化很小。換句話說,全球搜尋引擎排名狀況保持相對穩定。(圖截至Wincher) 2025 年 3 月 27 日,Google 完成了最新一次 3月核心演算法 更新,本次調整歷時 13 天。此次更新在 SEO 領域引起廣泛討論,許多人關注其對網站排名和流量的影響,以及內容創作和搜尋生態可能出現的變化。 根據 SimilarWeb 數據,觀察到台灣新聞網站近28天UV數據一些有趣的趨勢。在分析圖表後,可以看到三條線(TOP 10、TOP 11-20 和TOP 20在 3 月中後期都出現了明顯的下降趨勢,特別是在 3 月 22-23 日左右達到了低點,然後又開始回升。這與 Google 三月核心演算法更新的時間點相當吻合。Google 在3月份推出的核心演算法更新確實可能是造成這個下降的原因之一。 根據 SimilarWeb 數據,台灣新聞網站在 3 月中旬出現UV數據下降,特別在 3 月 22-23 日達低點,隨後回升,與Google 三月核心演算法更新時間吻合。 特別注意到,TOP10 新聞網站的流量波動最為明顯,降幅接近-23%;TOP20 整體也出現類似的下降趨勢;低谷後有明顯的回升趨勢,但尚未完全恢復到更新前的水平。這種模式非常符合搜尋引擎核心演算法更新後的典型表現:初期衝擊較大,隨後網站適應並進行調整,流量逐漸恢復但可能形成新的平衡點。 從 X 平台的討論到專家分析,這次更新不僅衝擊了網站排名與流量,也暴露了內容創作與搜尋生態的深層變化。X(前 Twitter)上熱議的焦點包括:「我的流量一夜暴跌 70%,是 AI 內容害的嗎?」、「為什麼有些 AI 文章沒事,我的卻被懲罰?」,以及「Google 是不是在逼死中小型網站?」。 1. 內容品質:以用戶為中心 Google 2025年3月核心演算法更新強調內容品質,要求網站提供高品質、有幫助的內容。低價值和AI生成的內容若未經優化,將面臨排名下降,專家建議AI應輔助創作,需經人工精修以提升價值。 本次更新再次強調了內容品質的重要性。許多專家指出,Google 對於「 高品質、有幫助的內容 」的要求日益提高。Google 的 March 2025 Core Update 的公告也強調了要「更好地呈現來自所有類型網站的相關且令人...

「達摩克利斯」陰影 Il Foglio 元新聞的詰問

圖片
義大利《Il Foglio》於2025年3月18日推出全球首份完全由人工智慧生成的四頁增刊「Il Foglio AI」,挑戰傳統新聞模式,引發對新聞本質及記者角色的深刻討論。(圖片截至 Il Foglio AI 官網 ) 在羅馬的報攤上,一份四頁的 《Il Foglio AI》 正掀起新聞業的認知革命。媒體的信任危機如影隨形,讀者的注意力如同散落在風中的蒲公英,難以凝聚。就在這樣的背景下,義大利一份以保守自由派立場著稱的報紙 《Il Foglio》 ,於1996年創刊,長期以深度分析和獨特觀點著稱,他們於 2025 年 3月 18 日做出了一項驚人之舉,推出了一份名為「Il Foglio AI」的四頁增刊(接近台灣民眾習慣的認知的「特刊」),大膽宣稱這是全球首份完全由人工智慧(AI)生成的報紙。     目錄  顛覆傳統新聞的實驗場 「元新聞」的鏡像效應   1.新聞價值的解構與重構     2.記者角色的量子躍遷   3.透明性悖論的顯現   4.媒體素養的終極考驗 實驗啟示:新聞未來的雙螺旋 結論:珍視新聞「人性」價值 @  小百科:達摩克利斯之劍 這項為期一個月的實驗,挑戰了新聞業的傳統生產模式,引發了一場關於新聞本質與記者角色的深刻詰問與質詢,以及在 AI 時代,閱聽眾與資訊的關係。 顛覆傳統新聞的實驗場 《Il Foglio》總編輯Claudio Cerasa稱「Il Foglio AI」為「雙重實驗」,測試AI技術並探討新聞本質。AI生成的內容流暢卻缺乏引述消息來源,成為「新聞價值」的顯影劑。 《Il Foglio》的總編輯 Claudio Cerasa 將此定義為「雙重實驗」:既是 AI 技術的壓力測試,更是對「新聞本質」的哲學叩問 。當AI生成的文章流暢度媲美人類記者,卻無引述消息來源與缺乏現場採訪時,這場實驗將實質成為「新聞價值」的顯影劑。他強調「Il Foglio AI」的所有內容,從精確的文章、醒目的標題、引人入勝的引言和簡潔的摘要,甚至連偶爾出現的諷刺語氣,都出自 AI 之手。 在這個實驗中,《Il Foglio》的編輯室裡,20多名記者正進行著角色轉換:人類記者的角色被極大簡化,他們不再撰寫報導,而是化身「提問工程師」,向基於 ChatGPT 開發的 AI 系統輸入指令提出問題,然後閱讀並評估 AI 的回覆內容...

美食旅遊網站流量告急?逆勢破繭關鍵策略

圖片
美食旅遊網站流量下滑,出現「流量寒冬」。根據 Comscore數據統計分析,搜尋引擎流量依賴的網站受到明顯衝擊,影響廣告收入及經營者信心。 近年來,許多美食旅遊網站發現流量逐漸下滑,近期更是出現「流量寒冬」的現象。透過 Comscore、SimilarWeb 等分析工具追蹤宏觀市場流量變化,整體美食旅遊網站已經陷入網站流量下滑趨勢,雖然個別網站的狀況不盡相同,但從整體來看,許多因素正共同影響著這類網站的能見度和使用者訪問量,尤其是依賴搜尋引擎流量的網站,受到的衝擊更為明顯。這種趨勢不僅影響了網站的廣告收入,也讓網站經營感到焦慮。     目錄  美食旅遊網站的流量困境 流量下滑的主要原因解析   1.SEO 變化:Google 核心更新影響     2.內容競爭加劇:UGC 與社群平台的影響   3.使用者行為變化:搜尋趨勢轉移 如何逆勢提升美食旅遊網站流量?   1.SEO 優化:提升 Google 可見度   2.多平台內容策略:增加流量來源   3.數據驅動內容:了解使用者行為 數據驅動決策,重新掌握流量 一、美食旅遊網站的流量困境 觀察同類型網站的各項數據如:搜尋流量、直接流量以及社群導流等指標均有不同程度的下降,造成流量下滑的原因多種多樣且相互關聯,包括 Google 演算法的更新、使用者行為的改變(如從文字轉向影音)、以及社群平台(如小紅書、Instagram、TikTok、Youtube Shorts)的崛起。這些因素共同作用,使得傳統美食旅遊網站的流量被大幅瓜分。面對這樣的流量困境,美食旅遊網站經營者需要深入分析流量下滑的原因,並積極採取有效的策略,才能在競爭激烈的市場中逆勢增長,重新吸引並留住目標受眾。 根據SimilarWeb數據,美食旅遊網站的流量均顯著下降,顯示出市場競爭加劇及使用者行為變化的影響。經營者需針對流量下滑原因採取有效策略以逆勢增長。 二、流量下滑的主要原因解析 1️⃣ SEO 變化:Google 核心更新影響 Google 的演算法持續進化,近年來尤其強調 E-E-A-T(經驗、專業、權威、信任)原則。這意味著 Google 在評估網站內容時,更加重視內容的「原創性」與「深度」,以及作者和網站本身在相關領域的專業知識、實際經驗和可信賴度,這對美食旅遊網站的搜尋排名產生了重大影響。 特別是 YMYL(Your M...

不同視角 解讀 2025 年 3 月 Google 核心更新

圖片
2025年3月13日,Google推出三月核心演算法更新,旨在提升搜尋結果的相關性,幫助使用者更快找到滿意內容。這次更新不僅是例行調整,還反映了使用者行為和內容生態的變化。 2025 年 3 月 13 日,Google 正式推出今年的 三月核心演算法更新 ( March 2025 core update ),官方將這次更新定位為「常規更新」(Regular Update),目的是提升搜尋結果的相關性,讓使用者能更快找到滿意的內容。乍看之下,這不過是 Google 年復一年的例行調整,但若跳脫傳統 SEO 的框架,從使用者行為、Google 的長期策略以及內容生態的變化來重新審視,或許能挖出一些與網路常見論點不同的「小洞察」。 表面常規更新,實則暗藏轉向? 這次更新影響全球所有語言和地區,預計需要兩週逐步完成。Google 強調,這不是針對特定網站的懲罰,而是要「提升或獎勵」優質網頁,並將影響 Google 探索(Discover)、精選摘要等功能。官方還特別提到,這次更新將延續 到 2025 年之後一系列改進的方向,重點放在提升內容創作者的能見度。表面上,這聽起來像是 Google 一貫的「使用者至上」口號,但若細究背後的脈絡,這次更新可能隱藏著更深層的意圖。 網路上多數討論圍繞著「如何應對排名變化」或「怎麼優化 E-E-A-T(經驗、專業、權威、信任)」這類技術建議。然而,這次更新的真正焦點或許不在技術層面,而是 Google 對當前數位內容生態困境的回應——使用者對搜尋結果的信任逐漸下滑,Google 有能力提供更有「價值」的原創性內容。 資訊過載越來越嚴重,使用者對搜尋結果的品質要求已大幅改變,Google 意識到單純依賴既有演算法已經不足以滿足需求,而必須 重新調整「優質內容」定義 。 此次Google更新影響全球,強調提升優質網頁,並將影響Discover和精選摘要功能。更新背後反映使用者對搜尋結果信任下降,Google需重新定義「優質內容」,以應對資訊過載與品質要求變化。 原創的春天,還是空頭支票? Google 特別提到 ,這次更新將「呈現更多來自內容創作者的內容」,並表示部分改進已經生效,未來還會持續推進。對中小型內容網站或獨立創作網站來說,這話聽起來頗振奮人心。然而,SEO 社群對此卻抱持懷疑態度,認為這可能只是官方的「場面話」,實際效果仍有待觀..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