發表文章

2025年6月:假象回暖?中型媒體突圍

圖片
2025年6月,台灣新聞網站日均活躍訪客數微增至 339,671,但頭部媒體UV下滑,中段媒體則以靈活策略強勢增長,顯示媒體格局正在悄悄改變中。 《媒體潮汐誌》根據 SimilarWeb 2025 年 6 月份日均訪客量(UV)數據消長分析,揭示了一個引人注目的轉折: 整體訪客量在數月低迷後迎來暫時回暖,但媒體結構性變革卻更加劇烈。頭部媒體持續承壓,彷彿巨人在寒風中搖晃;而中段媒體則以驚人韌性與創新力崛起,搶佔戰場高地。 這股「頭部低迷,中段沸騰」的趨勢不僅反映了閱聽眾偏好的高度分化,更預示著 媒體競爭已進入一個以內容差異化與深度經營為核心的新階段 。在資訊爆炸與碎片化時代,閱聽眾的注意力成為稀缺資源,新聞網站的競爭已從單純的規模爭霸,轉向內容價值與影響力白熱化博弈。 2025年6月,台灣新聞網站日均活躍訪客數小幅上升至339,671,但頭部媒體的訪客量卻下降,中段媒體則因靈活的內容策略而顯著增長。 《媒體潮汐誌》深入剖析每月日均訪客量(UV)消長,試圖捕捉這場「注意力戰爭」的脈動。 一、總體概況:微暖表象下的激盪 2025年6月,媒體訪客量稍微回暖,但頭部媒體訪客下滑,中段媒體因靈活策略顯著增長,這份表面平靜的增長數據,掩蓋了內部劇烈的板塊挪移。 2025 年 6 月,台灣新聞網站 TOP 20 的平均日均活躍訪客數(UV)達到 339,671,較 5 月的 335,115 微增 +1.36%。這是自 2 月訪客量達到高峰後,媒體市佔首次迎來整體回升,彷彿沉寂已久的媒體生態終於感受到一絲春意。然而,這份表面平靜的增長數據,掩蓋了內部劇烈的板塊挪移,猶如地殼運動般悄然重塑媒體市佔格局: 頭部媒體(TOP 1-5)寒意逼人: 頭部媒體的日均 UV 從5 月的 701,632 下滑至 6 月的 684,367,跌幅 -2.46%。曾經的新聞霸主正面臨影響力鬆動的危機,品牌護城河雖深,卻在用戶分流與內容疲態的雙重壓力下顯得搖搖欲墜。 中段媒體(TOP 6-10)強勢崛起: 中段媒體的日均 UV 從 5 月的 347,418 飆升至 6 月的 375,318,增幅高達 +8.03%。這群「中型媒體」以靈活的內容策略與精準的議題切入,成功吸引閱聽眾的注意力,成為耀眼的黑馬。 中後段媒體(TOP 11-15)穩健前行: 此區間的日均 UV 從 5 月的 198,261 增至 6...

「語義搜尋」變革!MUVERA 重塑 SEO

圖片
Google新推出的MUVERA演算法,提升搜尋精準度,強調語義理解,內容策略需調整以保持競爭力。 Google 演算法不斷演進,為了更精準、更快速地理解使用者需求並提供最相關的內容。Google Research 於 6 月 25 日公開 MUVERA (Multi-Vector Retrieval Algorithm)多向量檢索演算法,正是演算法變革的最新里程碑。對新聞網站與內容創作者而言,理解 MUVERA 的技術變革並調整內容策略,是確保搜尋可見性與競爭力的關鍵。 MUVERA 推動搜尋從傳統關鍵字匹配,轉向深度語義理解與用戶意圖匹配。這不僅延續了語義搜尋的趨勢,更將其推向新高度。過時的關鍵字堆砌策略已逐漸失效,取而代之的是高品質、語義豐富的內容,成為搜尋排名的核心優勢。因此,過去單純依賴關鍵字堆砌和淺層內容策略將會逐漸失效。取而代之的,是提供全面、深入,且能有效滿足用戶「多方面」意圖的內容,將在搜尋結果中獲得顯著優勢。 深入探討語義搜尋的崛起、MUVERA 如何加速這項轉變,並提供具體的內容優化新策略。 一、語義搜尋:超越關鍵字的理解 什麼是語義理解? 語義理解(Semantic Understanding) 讓搜尋引擎超越表面文字,深入解析詞彙、短語乃至整篇內容的深層含義。透過「向量嵌入」(Vector Embedding)技術,文字被轉化為高維空間的數值向量,向量間的距離反映語義與語法關係。 換句話說,語義相似的內容會在向量空間中佔據更接近的位置。 語義理解透過向量嵌入技術,讓搜尋引擎深入解析內容意義,超越傳統關鍵字匹配。 例如, 字詞「 模仿犯 」的向量會接近語詞「 台灣犯罪懸疑劇 」的向量; 字詞「 我們與惡的距離 」的向量會接近語詞「 台灣社會寫實劇 」的向量; 而「 模仿犯 」和「 我們與惡的距離 」兩者的向量都會接近「 台灣電視劇 」的向量。 這些字詞、語詞和概念之間的距離(從技術上說是一種數學相似性度量),定義了它們彼此之間的關聯程度。這些模式讓機器能夠推斷它們之間的相似性。 為何比關鍵字更重要? 傳統的資訊檢索(Information Retrieval, IR)系統主要依賴關鍵字匹配和布林邏輯。儘管對於簡單的查詢可能有效,但這些方法難以應對同義詞(不同詞彙但意義相似)和多義詞(一個詞彙有多種意義)的挑戰,往往無法捕捉用戶的真正意圖。 傳...

解析「內容支柱」用數據驅動媒體影響力

圖片
內容支柱是品牌媒體策略的基礎,確保訊息一致性與相關性,避免內容創作的隨意性,並提升品牌權威與讀者互動。透過系統化規劃,結合內容研究與智慧工具,增強內容深度與效率。 「內容支柱」(Content Pillars)核心策略至關重要,內容支柱不僅為內容策略奠定基礎,還能確保品牌訊息的一致性與相關性,精準觸及目標客群。「內容支柱」是品牌媒體策略骨幹,提供清晰的焦點與方向,使內容報導不再漫無目的「胡亂嘗試」。如缺乏明確的策略指引,所有的努力可能會變得零散且無效。 正如孫子所言:「戰術無策略,乃失敗之先聲」,這句話在新聞報導領域同樣適用。 深入了解如何以內容支柱為核心,系統化地規劃新聞內容;結合「內容研究」(Content Research)與「內容智慧」(Content Intelligence)工具,打造兼具深度與效率的數位內容策略,最終全面提升品牌權威、讀者信任與互動參與度。 一、新聞網站內容策略根基 「內容支柱」是構成內容策略的核心主題或類別,是新聞網站傳遞價值、建立品牌識別的起點。透過明確劃分內容支柱,能有效聚焦內容方向、強化編輯一致性,並確保新聞報導與受眾需求及網站目標保持一致。 內容支柱是新聞網站內容策略的核心,透過明確劃分主題,提升品牌一致性、簡化創作流程、增強讀者參與,並優化SEO,確保報導符合受眾需求。 建立內容支柱帶來的六大戰略優勢: 1.聚焦與一致性 當內容圍繞著清晰主題時,新聞網站能維持統一的品牌聲調和報導風格,讓讀者明確知道能獲得什麼樣的資訊,有助於避免內容雜亂無章,提升整體形象。 2.簡化內容創作流程 明確的支柱框架可協助記者和編輯快速聚焦主題、縮短內容規劃流程。例如,當決定本週報導將聚焦「深度調查」,編採團隊便可立即鎖定議題與採訪資源。 3.提升品牌權威與信任 持續在特定新聞領域提供高品質、深入且有價值的報導,能建立在該領域的專業和權威。讀者會逐漸視為可信賴的資訊來源。 4.強化讀者黏著與參與 以讀者為中心、圍繞他們關心的主題企劃議題內容,更能引起共鳴並鼓勵互動。當讀者感受到內容的價值時,他們會更頻繁地回訪並與社群互動 5.優化SEO與擴大觸及範圍 圍繞特定內容支柱組織相關議題內容,有助於改善搜尋引擎排名,吸引主動尋找特定資訊的潛在讀者,能有效提升網站自然流量。 6.有效資源分配與衡量 內容支柱能引導更有效地分配時間、預算與媒體人力資源。此外,可...

2025年5月:車禍引發海嘯 解讀注意力戰爭

圖片
2025年5月,媒體流量出現顯著變化,社會新聞因「三峽車禍」等事件的影響,流量佔比從4.76%激增至47.80%。這一轉變反映出閱聽眾興趣的快速變遷,傳統類別如財經和娛樂相應下滑。 時序邁入五月,《媒體潮汐誌》根據 SimilarWeb 2025 年 5 月台灣排名前 20 名媒體網站獨立網域(Domain)熱門搜尋關鍵字 TOP 25 數據分析,相較於四月份,各家媒體的流量分配與內容板塊的關注度,均出現了顯著的轉移,以「社會新聞」為核心的結構性重塑,清晰反映閱聽眾興趣在短期內的巨大變遷。 本次變化的核心驅動因素,在於議題類別的極端傾斜。受「三峽車禍」等全國性關注事件影響,社會類新聞的總流量佔比,由 4.76% 劇增至 47.80%,成為壓倒性的主要內容類別。此一轉變直接導致了注意力資源的重新分配,財經、娛樂、政治與國際等傳統「硬新聞」板塊的佔比則同步下滑,凸顯了新聞網站在內容策略上,必須具備高度彈性與即時反應能力。 本次結構重組的核心,是社會新聞的強勢崛起,其流量佔比高達 47.80%,成為議題的絕對主導者。 流量數據的變化,則直觀地體現了這場結構重塑的結果。龍頭 UDN雖維持領先地位,TOP 10 流量佔比達 15.81%,展現其穩固的用戶基礎。然而,市場的動態性體現在其他競爭者的消長上:TVBS 在五月份成功擴大市佔,而 ETtoday 及四月份表現強勁的 CNA 則面臨流量下滑的挑戰。這一系列數據表明,媒體的影響力並非恆定,而是與其能否精準捕捉並回應當下社會脈動息息相關。 浪潮下的洗牌:誰載浮載沉? 一、 流量下滑陣營:傳統媒體面臨挑戰 數據顯示,數家傳統大型媒體在五月份面臨流量衰退的壓力。ETtoday 的市佔從 13.35% 下降至 8.07%(-5.28 個百分點),跌幅最為顯著。CNA 也從 11.23% 降至 6.35%(-4.88 個百分點),Storm 則從 4.79% 降至 1.58%(-3.21個百分點)。即使是市佔最高的 UDN,也從 20.13% 微幅下降至 18.42%(-1.71 個百分點)。 2025年5月 TOP 25 VS TOP 10 排名前10媒體 強勁成長陣營:挑戰者與利基媒體的崛起 在媒體市場中,TVBS、Chinatimes 和 NOWnews 等媒體成功抓住機會,市佔率顯著提升,顯示出強勁的成長潛力,特別是在特定垂..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