發表文章

別只顧網站!社群內容搶占 Google 流量金礦

圖片
Google 搜尋結果不再僅限於網站和新聞,社群內容如 Facebook、Instagram、YouTube 和 Threads 正在成為影響品牌能見度與流量的主角,改變網路行銷與 SEO 的遊戲規則。     目錄  Google 搜尋版圖失守?社群勢力崛起! 社群內容滲透 Google 的「前世今生」     1.從網站到社群:Google 搜尋的典範轉移     2.Google News 社群化:補充新聞定義     3.Google Trends 的社群驅動:話題引領新時代 擴大 SEO 領地!你的策略必須「社群化」     關鍵字策略的「社群延伸」     內容策略的「全面整合」     互動指標的「間接升級」     E-E-A-T 原則的「社群適用」 機會與挑戰:品牌與行銷生存指南     機會:低成本曝光與多元觸及     挑戰:競爭與風險並存 各平台攻略:你的社群內容應該這樣玩!     Facebook:社群連結的龐大力量     Threads:Meta 的新秀,潛力無限     Instagram:視覺驅動與年輕受眾     YouTube:長效內容與搜尋流量     LinkedIn:專業人士 B2B 的權威殿堂     X:速度與熱點的先鋒     TikTok:短影音稱霸年輕世代     Reddit:深度討論與真實口碑 結語:擁抱社群化的搜尋時代 延伸討論 你是否還以為 Google 搜尋的天下只有網站、新聞和部落格?從 Google 搜尋結果頁面(SERP)到 Google News,再到 Google Trends,Facebook、Instagram、YouTube 和 Threads等社群內容正在添充 Google 生態不足,社群貼文已不再是配角,而是直接影響品牌能見度與流量的主角。這不是小打小鬧,而是網路行銷與 SEO 的遊戲規則正在改變! Google 搜尋版圖失守?社群勢力崛起! 過去,Google 搜尋與 Google News 是新聞網站、部落格與專業網站的天下。然而,自 2023 年底起,公開的社群貼文開始頻繁出現在 SERP 與 Google News 中。你的 Facebook 貼文、我的 Instagram 照片、他的 X 推文,甚至是 Youtube 時事影片,都開始直接出現在 Goog...

AI 掠食者的「無聲侵略」新聞媒體正式宣戰了

圖片
隨著 AI 技術的進步,全球新聞媒體紛紛封鎖AI爬蟲,拒絕讓內容成為免費訓練素材。調查顯示,近半數主流新聞網站已封鎖 AI 爬蟲,這場數據爭奪戰影響法律與商業模式的未來。     目錄  新聞業為何對 AI 說「不」? Robots.txt 與 AI 爬蟲的博弈 誰在封鎖?效果如何? 利弊權衡:封鎖得與失 AI 與資訊生態的未來 通往共贏的可能路徑 結語:數位時代的新契約 當 ChatGPT 在幾秒內生成一篇流暢的文章,或是 Google Gemini 即時回答複雜問題時,少有人意識到,這些AI模型背後的「知識」很大部分來自於新聞媒體的內容。然而,這場看似和諧的科技進步,正引發一場激烈的數據爭奪戰, 全球新聞媒體紛紛封鎖 AI 爬蟲,拒絕讓自己的內容成為 AI 的免費訓練素材 。 根據  Reuters Institute  調查全球十個國家中近半數(48%)的主流新聞網站已經封鎖 OpenAI 的爬蟲,美國媒體的封鎖率更高達 79%。這股趨勢不僅限於西方媒體,台灣媒體排名前 23 名之中 12 家媒體(佔52.17%)也陸續加入封鎖行列。這場衝突不僅關乎技術,更觸及法律、商業模式與資訊自由的未來。 台灣媒體排名前 23 名之中 12 家媒體(佔52.17%)陸續加入封鎖行列。 一、新聞業為何對 AI 說「不」? 生成式 AI 的崛起,讓資訊的產生與傳播方式發生了革命性變化。ChatGPT、Gemini 等 AI 模型的驚人能力,建立在對海量網路數據資料的吞噬上。研究顯示,訓練一個頂級大語言模型可能需要數百萬篇新聞文章。新聞網站的高品質內容,從深度調查報導到即時新聞,早已成為它們的「養分」。 然而,這種未經授權的數據資料抓取,讓新聞媒體感到威脅。他們開始在網站的 robots.txt 檔案中,明確禁止 AI 爬蟲存取內容,像 CNN、Reuters、Washington Post、New York Times、BBC 等主要媒體的行動,以及 UDN、TVBS、Chinatimes、CNA、NextApple、CW 台灣媒體也陸續加入了這場「封鎖運動」。 這場衝突是傳統媒體與AI模式的對抗:傳統媒體透過創作內容吸引受眾並變現,而AI則透過數據訓練模型,直接提供資訊服務,繞過媒體,挑戰長期的網路社會契約。 這場衝突實質上是兩種不同價...

2025年三月熱議關鍵字分析 誰掌握話語權?

圖片
圖表清晰展示了台灣媒體市場的競爭格局,包括主要媒體的市場佔比、議題類別流量分布,幫助讀者直觀理解市場發展。 媒體的核心戰場在於「注意力」爭奪,每一次的成功報導不僅提升媒體自身曝光度,更在無形中塑造著公眾認知與議題走向。注意力稀缺的時代,觀測從搜尋帶來的點擊與訪客量可視為衡量媒體影響力、議題設定能力及 SEO 應變力的關鍵指標之一。 根據 Similarweb 2025 年 3 月台灣排名前20名媒體網站獨立網域 (Domain) 搜尋點擊數據,聚焦當月熱門搜尋關鍵字 TOP 25,數據顯示娛樂與社會新聞合計佔總流量 61.8%,而國際、政治、科技等議題則呈現專責分工趨勢。 一、前十大媒體概覽:誰是議題霸主? 台灣媒體市場佔有率分析 UDN(15.78%)和ETtoday(14.16%)在熱門議題中領先,合計近30%點擊量。TVBS(10.62%)在娛樂話題突出,CNA(9.46%)則在國際議題具權威性,市場呈現雙雄領跑的格局。 根據 TOP 25 熱門議題總點擊量分析,台灣前十大媒體的整體市場佔有率分別為, UDN(15.78%)與 ETtoday(14.16%)在多數議題中佔比領先,顯示其廣泛的議題覆蓋力,而TVBS(10.62%)則在特定娛樂事件中突出,其餘依序為 CNA(9.46%)、NOWnews(8.83%)、Chinatimes(7.10%)、LTN(5.77%)、UpMedia(4.64%)、MirrorMedia(4.59%)、SETN(4.29%)。 數據清晰顯示,UDN 與 ETtoday 作為兩大綜合型媒體,合計囊括了近 30% 的搜尋點擊量,在多數議題上展現出廣泛的覆蓋力與強勢競爭力。TVBS 則憑藉其在特定娛樂話題(如「金秀賢」(33.11%)與「難哄蛋糕」(43.12%))驚人佔比,穩居第三。CNA 在國際及部分政治議題上展現權威性,而 LTN 則在政治及特定爭議話題(如「18禁相關議題」)上表現突出。整體而言,市場呈現 「雙雄領跑,群雄割據」 的態勢。 二、議題風向標:娛樂領銜,社會焦點緊隨 熱門關鍵字議題類別分析:娛樂類關鍵字佔39.06%,成為流量主力;社會類22.69%緊隨其後,國際類17.83%引發關注。政治類7.91%與18禁類6.69%則顯示特定媒體影響力,科技類最低僅5.82%。 將 TOP 25 熱門關鍵字依屬性..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