內容經濟侵蝕?!AI讓「長青」變「枯黃」
維基百科流量下滑8%,AI爬蟲假裝成用戶,導致內容創作者面臨生存危機。新聞網站流量也因AI工具影響而大幅減少,整個內容經濟警報拉響。 維基百科被譽為「人類最後一座免費燈塔」知識堡壘,10 月 17 日官方部落格承認,真實(人類)流量過去幾個月 下跌 8% 。更殘酷的是,這 8% 是在剔除「偽裝成人的 AI 爬蟲」後的真實數字,那些爬蟲 5 月還假裝成巴西網友,狂刷 50% 流量,結果一拆穿,全是來偷內容的。 這不僅是維基的悲歌,更是整個內容經濟的警鐘。 CNN 一年掉 30% 流量、 《每日郵報》 被 AIO擋在門外後點擊率腰斬、你的部落格「常青文」從日進數千元廣告費變成鬼域……全都因為同一個兇手:AI 把「答案」直接塞到你眼前,網站只剩骨頭。 AI 饕餮鯨吞維基流量 AI如饕餮般悄然吞噬內容,維基百科流量下滑8%,讓整個內容經濟面臨危機。用戶無需點擊原始連結,直接獲取答案,內容創作者的生存空間日益縮小。 AI不僅重塑搜尋體驗,更像一頭饕餮,悄無聲息地吞噬全球內容帝國根基。以維基百科為例,這座知識燈塔,正經歷浩劫。根據Wikimedia基金會2025年10月的最新報告,(人類)網站訪問量較去年同期下跌8%,這一數字在更新機器人偵測系統後更顯得觸目驚心。 諷刺的是,AI模型如ChatGPT和Google Gemini,正是靠維基的海量內容訓練而成,卻如今直接在搜尋頁吐出摘要,讓用戶無需點擊原始連結。 拿一個例子來說:搜尋「愛因斯坦的相對論」,以往你會直奔維基頁面,瀏覽詳盡條目、點擊相關連結,甚至捐款支持。但現在AIO像個自負的講解員,一口氣吐出精華摘要,配上圖表和引用,讓你滿足離去。結果呢?維基的志願社群萎縮,捐款銳減,基礎設施岌岌可危。 更可笑的是,自2024年以來,AI爬蟲的頻寬消耗激增50%,佔用維基數據中心65%的流量,AI大快朵頤內容,卻不付一毛錢。 這場「免費餐食」正蔓延所有內容網站,AI變成數位蝗蟲大軍。 零點擊 媒體流量斷崖崩落 零點擊搜尋如同一堵無形的牆,讓媒體流量驟降。Google的AI摘要直接滿足用戶需求,媒體網站面臨前所未有的挑戰,流量崩潰成為新常態。 維基的慘劇僅是冰山一角,整個媒體界正陷入零點擊搜尋的深淵。Google的AIO像一堵無形的牆,擋在搜尋結果上方,直接奉上AI摘要,讓用戶「指不出戶」就解決資訊需求。想像你搜尋「最新川普新聞」,...